網購成風 民主黨倡成立預繳式消費補償基金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6/08 17:24

最後更新: 2017/06/08 17:24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網購漸漸成為消費新常態,民主黨今年4月28日至5月23月以電話訪問了1,015名市民了解他們最近有否參與網購,有31.5%、320名受訪者過去半年曾在網上購物,當中有13.8%受訪者更曾參與超過10次或以上;不過,有35名受訪者指網購時曾出現「公司走數」的情況。

曾在網上購得的受訪者之中,有26.9%、86名受訪者指花費超過5,000元,亦分別有22.2%及13.1%受訪者表示花費為500至2,000元及2,000至5,000元;而花費500元或以下的則有37.8%人。

針對成立「消費者補償基金」,不論受訪者過去半年有否參與網購,受訪者中有53%的受訪者贊成;相反,只有約5.7%及3.6%受訪者表示「不贊成」或「十分不贊成」。

假如成立「消費者補償基金」將令每次交易需繳收0.1%或以下費用時,有35.5%受訪者贊成做法;表示「不贊成」或「十分不贊成」的受訪者則分別有101名(10%)及43名(4.2%),即合共14.2%。

民主黨提倡政府效法「旅遊業賠償基金」成立「網購補償基金」或「預繳式消費補償基金」,負責調查的民主黨消費權益發言人尹兆堅指出是次調查顯示,就算每次交易均需要徵收0.1%或以下費用,傾向贊成的受訪者仍較傾向不贊成的受訪者高出一倍,不過現時仍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「無意見」,他認為成立基金的建議需要繼續醞釀,但政府應該朝此方向探討。

尹兆堅亦建議政府效法歐盟及內地,研究引入取消交易權或退貨機制。他指出現時不少本港及海外網購平台容許消費者取消交易,不過取消交易條件並不清晰,故此政府應該研究引入類似歐盟的「消費者權利指令」(Consumer rights directive),保障消費者特別是「網購」的消費權益。